腐朽,即是我的故人;黑夜,即是我的从仆。 即使在乌鸦啄我身体之际, 我仍在榆木的宫殿等候你。




2010年9月23日星期四

燕雀悲歌

我家后边有颗大树,每天清晨小鸟总会绕屋啁啾。蜂鸟,是我家的电视天线杆上的常客,这是所谓的“花香鸟语”吗?故此,清晨薄雾的啁啾鸟鸣对我来说是常事。

洗完澡,准备“更衣上妆”用早餐之际,传来一股颤鸣地啁啾声,似乎在拼命的呼喊着“救命!救命!” ,分明透出无可言喻的痛苦与绝望!于是,我便叫母亲到外头探个究竟,不到一分钟时间,母亲掌中捧着一只奄奄一息的雏燕。其情其景,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好几年前在光大人行道拯救一只雏燕过程……母亲接着说,猫儿已经虎视眈眈地想像着该如何享用这顿“早餐”,它一步步地逼近了雏燕。猫口夺燕就此“上映”了,究竟是我?抑或母亲拯救了这条小生命?那已经不重要了……

众所皆知这种成长期间的小动物最难生存……我从母亲掌中接过身体冷冰冰的雏燕,随后它就在我掌中哆嗦着。面对嗷嗷讨食的雏燕,喂食这种工作对我们这些人类来说顿时成了一个大问题……除了给它喂奶水,实在想不出其他喂食的良方了……随后母亲找了块布给燕子披上,把它给装进盒子里,避免冻死。下班后的我检查了雏燕的状况,别无大碍。唯独把它放在掌心时,它就一直往指缝中哆嗦,我想它是想取暖吧?

隔天清晨再度检查之际,发现它并没有昨天般活跃了……可以肯定的是,它的生存几率不高……下班回家发现置放雏燕的盒子被移走了,那意味着它已经死亡。母亲把尸体放在洗衣机旁的杂物的上方,当我打开盒子之际,蚂蚁已在雏燕全身啃啮了……我将雏燕身上的蚂蚁使劲吹掉,任蚂蚁自行爬走,然后再处理它的尸体。奇怪的是……母亲说雏燕近傍晚五时已乏魂无术了,此时此刻(约晚间九时)的尸体竟然还是软绵绵的?母亲也深感好奇……

我到附近的树下挖了一个小深坑,把雏燕的尸体排放好后,郑重地将它掩埋……上了三支清香,我向神祷告:雏燕来世别堕畜生道,但愿它来世遇好缘。
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中华古诗词之《鸟》,记载这样的一句话:
谁道群生性命微,哺雏觅食故飞飞。劝君莫打三春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
好句“谁道群生性命微”啊……

闭着眼睛在我手指间哆嗦着正面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