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、道家是非常重视拜礼的礼教,在道教界更不用说了。几乎在每个神诞正日的庆典中,都会看到许多丰盛整洁的祭品。在祭品之中,牲礼是最大的礼数,而且要是“五牲”。除此之外,更有人以全猪、羊来谢神明庇护常年生意大唱丰收、家人安康宁。
早期的人们只以五榖谢神恩,但是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发达,工商农业的发展,社会富裕的人倍增。如果继续说是福份不夠,只能拜五榖,当然是会不服气。富裕的人当然也想要拜牲礼,故此,礼记才作一个修改,顺应民间需求。
就为了个“顺应民间需求”,每年过节、神诞就必定要用牲礼祭祀,成千上万的家畜就成了祭品。一些经济不错的家庭,甚至订购大烧猪供拜,而普通的家庭也以小金猪或烧肉祭拜,以祈求神明赐福、谢神恩。在大块朵颐之前、后可否想过这些所谓“最大的礼数祭品”的背后有着不人道的一面?这些血债要怎么还?
对我来说是否拜牲礼,这是由个人去做判断、做決定。无疑,婆婆在世时,家人也是以牲礼谢神恩、祖先。婆婆往生后,除了鬼节要膜拜大士爷之外,母亲在过年、神诞就以鲜果当祭品,这算是件好事情。有云:拜神最重要的,是要敬要诚,更加虔诚的,则跪下叩头几响。所谓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在形式上一定要极敬与诚之能事,方能“诚则灵”,得到上天的庇佑,先贤先烈的沐化,列祖列宗的庇荫。若是虔诚的话,那神明、祖先又怎么会怪罪于有没有供奉祭品呢?
早期的人们只以五榖谢神恩,但是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发达,工商农业的发展,社会富裕的人倍增。如果继续说是福份不夠,只能拜五榖,当然是会不服气。富裕的人当然也想要拜牲礼,故此,礼记才作一个修改,顺应民间需求。
就为了个“顺应民间需求”,每年过节、神诞就必定要用牲礼祭祀,成千上万的家畜就成了祭品。一些经济不错的家庭,甚至订购大烧猪供拜,而普通的家庭也以小金猪或烧肉祭拜,以祈求神明赐福、谢神恩。在大块朵颐之前、后可否想过这些所谓“最大的礼数祭品”的背后有着不人道的一面?这些血债要怎么还?
对我来说是否拜牲礼,这是由个人去做判断、做決定。无疑,婆婆在世时,家人也是以牲礼谢神恩、祖先。婆婆往生后,除了鬼节要膜拜大士爷之外,母亲在过年、神诞就以鲜果当祭品,这算是件好事情。有云:拜神最重要的,是要敬要诚,更加虔诚的,则跪下叩头几响。所谓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在形式上一定要极敬与诚之能事,方能“诚则灵”,得到上天的庇佑,先贤先烈的沐化,列祖列宗的庇荫。若是虔诚的话,那神明、祖先又怎么会怪罪于有没有供奉祭品呢?
佛说万物皆平等,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,吃肉等同于杀生。你怎么看?
备注:
牲礼:祭祀时的用牲之礼。视等级不同而有差异。通常分成五种:-
小三牲:生鸡蛋、生鱼、生猪肉片。
用于祭鬼魅、虎爷、犒劳天兵神将。
生三牲:未经烹煮的猪肉一大块、鸡一只、鱼一条。
用于祭祀虎爷。
三 牲:煮熟猪肉一份、鸡或鸭一只、鱼一条。分为半生熟及全熟,半生熟之三牲用于祭祀神明、全熟则用祭祀祖先。
用于祭祀土地公、灶君、家中神明、祖先
四 牲:煮熟猪肉一份、鸡、鸭各一只、鱼一条。因“四”为双数,故丧事忌讳用四牲;又“四”在民间视同为“死”,故一般少用。陈列无固定形式。
五 牲:煮熟猪肉一份(亦有人以烧猪取代)、鸡、鸭、鹅一只、鱼一条。猪肉置中,称为“中牲”。鸡、鸭、鹅置于猪肉两旁,称为“边牲”。鱼及猪肝则置于边性旁或后边,称为“下牲”。
用于祭祀玉皇大帝、三官大帝、冠婚、祖先、丧礼等大祭典。
全猪羊:杀好但未经烹煮过的全猪、羊。通常用于大型祭典,鬼节最常见。
牲礼:祭祀时的用牲之礼。视等级不同而有差异。通常分成五种:-
小三牲:生鸡蛋、生鱼、生猪肉片。
用于祭鬼魅、虎爷、犒劳天兵神将。
生三牲:未经烹煮的猪肉一大块、鸡一只、鱼一条。
用于祭祀虎爷。
三 牲:煮熟猪肉一份、鸡或鸭一只、鱼一条。分为半生熟及全熟,半生熟之三牲用于祭祀神明、全熟则用祭祀祖先。
用于祭祀土地公、灶君、家中神明、祖先
四 牲:煮熟猪肉一份、鸡、鸭各一只、鱼一条。因“四”为双数,故丧事忌讳用四牲;又“四”在民间视同为“死”,故一般少用。陈列无固定形式。
五 牲:煮熟猪肉一份(亦有人以烧猪取代)、鸡、鸭、鹅一只、鱼一条。猪肉置中,称为“中牲”。鸡、鸭、鹅置于猪肉两旁,称为“边牲”。鱼及猪肝则置于边性旁或后边,称为“下牲”。
用于祭祀玉皇大帝、三官大帝、冠婚、祖先、丧礼等大祭典。
全猪羊:杀好但未经烹煮过的全猪、羊。通常用于大型祭典,鬼节最常见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