腐朽,即是我的故人;黑夜,即是我的从仆。 即使在乌鸦啄我身体之际, 我仍在榆木的宫殿等候你。




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

初见月晕

常在报章的新闻、网络上看到一些天文消息、图片,其实这种天文现象要亲眼目睹,才能感受到何谓趣味!百闻不如一见,我终于有机会目睹“月晕”了,所以说……偶然欣赏夜空也是会有收获的!
虽然不是拍得很清晰,不过还可以看到光圈!

月晕(科技名词定义)
中文名称:月晕英文名称:lunar halo
定义:以月光作自然光源,经冰晶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晕。

百科名片
晕是一种自然界的光学现象。它是由于当太阳或月亮的光线透过高而薄的白云(卷云、卷层云或卷积云)时,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,彩色排列顺序内紫外红。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,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。

基本简介
 “月晕”,是光透过高空卷层云时,受冷晶折射作用,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月晕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,围绕在月亮周围形成的。
  月晕是由高空中的冰晶(很微小的水粒冷冻而形成的一种固体)折射月光而产生的光圈。日晕、月晕都是由冰晶折射而成的,与彩虹产生的原理一样。日晕或月晕的出现,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。
  月晕的出现,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。一般日晕预示下雨的可能性大,而月晕多预示着要刮风。所以,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:“日晕三更雨,月晕午时风”。月晕在古代称为“毛月亮!”(毛月亮:就是天上没有云,但月亮却不明亮,很朦胧。表示要变天刮大风了。有些乡下人就管这种月亮叫长毛毛的月亮,还有人说这种月色昏暗的夜晚是孤魂野鬼最爱出来的时刻,这都是不科学的!)

外貌形象
  在天气变化以前,我们有时会在月亮的周围,看到一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,而且太阳光和月亮光也似乎暗淡了许多。
  月亮被几层云包围着,围成几圈。观察了一下,好像这些云是不动的,而且它们受到月光的照射,也变得格外明亮。这些云好漂亮噢,还带上了颜色,最靠近月亮的云是红色的,外圈的云好像是紫色,整个看起来就像羽毛。

形成原因
  我们把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这种光圈叫“晕”。太阳周围出月晕现的光圈叫日晕,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,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现象。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红外紫的,成彩色光环。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,经折射而成的光在月亮周围形成光圈。有时也呈银白色光圈。这些‘晕’其实就是卷层云,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也说到,冷空气遇到暖和的湿空气,就形成要下雨的云。这时,天上很冷,水滴都冻成了六角形的冰晶,当晚上的月光照射这些冰晶时,就形成了月晕。

作用
  日晕或月晕的出现,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。一般日晕预示下雨的可能性大,而月晕月晕多预示着要刮风,月晕有时候会有缺口,缺口的方向便是刮风的方向。所以,民间有谚语:“日晕三更雨,月晕午时风”和“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”。
  卷层云本身不会产生降雨,但其后的含有大量水分的中低云就有可能下雨,所以我们才说‘日晕三更雨,月晕午时风’,‘晕’的出现预示着很快就会刮风下雨。是不是出现‘晕’就一定会刮风下雨呢?不一定,是不是刮风下雨就要看卷层云而后的中低云是怎么发展的。
  如果它们继续发展,云量增多,云层增厚,就会刮风下雨。无论是接连数天的‘晕’还是昙花一现的‘晕’,都应看‘晕’后中低云的发展速度。中低云发展移入快,降水来得快;发展移入慢,降水也就姗姗来迟;不移入,则不会有降水。

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

游太平山

难得哈芝节于周五,又是个旅行的好日子。在同事们的商讨下,我们决定到太平山一游。在通知母亲之际,母亲问我太平山是否就是咖啡山的问题……网上搜索后,竟然是个同地方。如常与一般的旅行时间,清晨七时正在同事家集合。早餐后,开始旅程了。
从槟城开往到太平山大约是两个小时的车程。

太平山山脚下的入口处,停放着的车辆也不少。同事先行购买车票,无聊的我们就先在这里摄影。由于要在这待到十一时才有专车再送到山顶去,一行人只好先到市中心逛。原来……到市中心还得用次轮早餐……我则没用早餐,反而对那杯叫“鲜咖啡”的饮料甚感兴趣。
入口处之留影~
甜到喝不下……

闲聊之际是最不能发觉分秒的速度,眨眼间就快到十一时了。回到太平山山脚下的入口处,未见专车,唯有在此摄影,打发时间。约十五分钟后,专车终于抵达入口处,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乘上了专车。
感觉会不会很像森林呢?
太平山旅程,出发!

带着兴奋的心情出发,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个恶梦的开始!山道的宽度也只有一辆专车的宽……无论是上山或下山也只有一条山道……一个不小心,整辆车就翻到山谷去了……这里的山道是崎岖到极点,每一个转弯处都把后座的我们摇晃得很厉害……再加上前方有三个男孩(不认识)一直高声喋喋不休着他们双亲买房子和贷款的事情……把气氛弄得更加糟糕……后座的六人,只有我和一个叫洪松正的同事“安然无恙”,其余的四人就差不多要成仙了……而我和松正最担忧的是对座的同事无法忍耐头晕而吐出来……从山脚到半山的休息站,大约是半个小时的车程……
往日崎岖还记否?我可以告诉你…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!

抵达半山的休息站,大伙儿已经被那恐怖的崎岖山道吓得三魂七魄半天飞了……旅团中有三个人在吐……安然无恙的我在男厕前发现了一只六脚朝天的昆虫,原来是只有异味的昆虫……在同事把它移到草丛中之际,它所散发出来的异味真的是不堪入鼻……还有只死蝶?抑或死蛾?当然,还有只颜色很夺目的蜘蛛。
很怕它突然活跃起来……

初遇时还以为是活着的,仔细看下,其眼睛已经道叙它已经死了……

如此灿耀夺目,你认为其毒性有强呢?

身置于海拔一千零三十六公尺的太平山上,这里可以感觉到清凉的空气。本以为有很多花草可以欣赏……原来也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地方……唯一的特写就是休息站的别墅,还有整个太平与邻近的小镇都映入眼帘。专车就载送到此处,接下来就是考验毅力的时刻了!在询问工作人员之后,我们就继续前进了。途中我们遇到“大蚯蚓”,一个不留神踩下的话就危险了!
纪念性的写真~
你看到太平与邻近的小镇吗?
这是同事所谓的“大蚯蚓”…… =.=

步行好一段路途后,发现了一家小餐馆。这个餐馆也是半个渡假屋,充满着英殖民地时期别墅的味道。虽然同事们都在此用午餐,既然我的肚子没打鼓,还是继续摄影好了。在此逗留也有四十五分钟左右,大伙儿其实都在拍着同一个姿势的照片……离开之际向餐馆的员工问路,话说十五分钟的路程就能抵达另一家别墅,二话不说,前进才是王道!
如果我也有一间别墅……
大家都有此姿势的照片~

由我当开路先锋,步行也超越了十五分钟,左边悬崖峭壁,右边深坑山谷,哪来别墅?此趟并非十五分钟路程,依我看也有半小时之久吧……流了一身汗,终于看到别墅了!第一感觉很阴森……前方有个亭子,放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,柱子旁有支拐杖,感觉很不好……既然为先锋,只能在此等待同事们的到来。
别墅前的大合照别墅的后院,你敢过夜吗?

在准备往别墅后院更高的地方前进,却发觉负责人员所指定的集合时间将至。决定离开之际却下起了一场雨,这阴森的别墅添加几分恐怖感。我担心此乃倾盆大雨,就坚持要同事们立即离开,毕竟我认为山道的茂密树叶有挡雨功能。抵达集合地点后,遇到几个旅客问道……歇息了五分钟,负责人员就把我们和一家日本人送到山脚下的入口处。途中大雨滂沱,日本小妹怕得抱着其母亲。此时的我在想着刚才问道的旅客状况……
终于抵达山脚了!
等待雨停之际所拍到的趣味照片……

计划原定要到太平动物园一游,太平山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不需要去动物园。一场雨,动物都躲了起来,没有必要浪费门票。我们在山脚下的入口处等待也花上大约二十分钟,终于盼到雨停了!
回家……回家……怎么我离队了呢?

离开后,我们就到附近“搵食”。咖啡档的老姨向我们介绍某档的果条不错,我还以为是炒果条,等到食物送到桌面时才发觉是干捞果条汤……回家途中发现战前屋的墙壁上有涂鸦,原来写了个有趣的“词”~~
不准包装?

旅程感想:
此行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黄泉之旅!狭窄及崎岖的山道,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是随专车翻到山谷下去了……粉身碎骨!不过作为大马首座及最早期的避暑高原,对于开发山道的手法还不够成熟?专车在下山时可能遇上大雨的关系,速度是减缓了许多,东张西望下发觉很多地方都没有到过……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,毕竟每一个地方都有一定的距离,再加上交通不方便及只能靠步行才能抵达,时间又有限……总结来说,我到此一游~哈哈!

后记:
由于经理的父亲于周五辞世,身为下属的我得先赶着去坐夜。在旅程结束后到家歇息一会儿,虽然身子很疲惫,不过……礼仪上,我还是出席了其父亲的丧礼。

太平山简介
太平山位于宾登山脉南麓,原称为拿律山,山峰最高海拔一千零三十六公尺。一八四四年成为马来西亚最早期的第一处高原度假村。英国人曾经在山上种植咖啡和茶,故也被当地华人称为“咖啡山”。现山上依然保留着英殖民地时代兴建的度假屋,古色古香,可供旅游者过宿。身处太平山时,您可在高峰上鸟瞰马来西亚半岛的西海岸线,整个太平与邻近的小镇都映入眼帘。这里的气温介於摄氏十五度至二十五度,山上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昆虫,吸引了许多的爱鸟者及研究人员到此一游。由于上山路陡峭,不适合普通的汽车通行。通往山上的交通工具只有一种,那就是当局所提供的陆虎(Land Rover)。其服务时间是由早上八时至下午五时,乘坐该交通工具的收费通常视路程而定。

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

我爱禅诗

本文章取自二零零九年十一月的《光华日报》副刊

《我爱禅诗之突然撞着来时路》• 张弓
宋朝的守瑞(一零二五年至一零七二年),享年只有四十七,自小喜欢舞文弄墨,出家后,当过主持,不能算是高僧,所写诗,也名声不大。不过,这一首题为《蝇子偷窗偈》的七绝是难得好诗。

蝇爱寻光纸上钻,不能透出几般多。
突然撞着来时路,始觉平生被眼瞒。


蝇子,就是苍蝇,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见到。第一句是写这只苍蝇为了寻找光明,不断地在窗纸上钻来钻去。

人,何尝不是这样?为了理想,奔波不停,甚至废寝忘食,这理想,便是光。
可是,一次又一次(几多般)都不能找到出路,一次又一次,都无法穿透。

人,何尝不是这样?多方尝试,到处摸索,碰了一鼻子灰还是小事,有时,连命也赔上。
不过,只要不灰心,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后,往往会见到“又一村”的柳暗花明。

第三句是神来之笔。“突然撞着来时路”。带来是豁然开朗的惊喜。

人,何尝不是这样?悲观的人,偶尔挫折,不再前进,认为世界末日到了,只有乐观的人,才会积极面对。“突然”之间,有了方向,可以大步向前撷取实现理想的果实。

不过,到头来,仍旧一切皆空。

人间有六尘,那是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要认识六法,必须透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“六根”。

为什么说:“始觉平生被眼瞒”?简单一句,眼睛会骗人!到头来(眼睛一闭),色即是空,有是无。哦!原来无中生有。

“偈”,看起来文字浅白,骨子里,往往深不可测。一首禅诗,真正要表达什么?除了作者,往往是信人殊。这首禅诗,告诉我们,眼会“瞒人”,要时时警惕,不要被眼欺骗了!

凡事有定期,天下万物有定时。生有时,死有时……舍弃有时。
既然到头来,仍旧一切皆空,与其抓住不放,不如放手。
但我办不到,哈哈!

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

想一个人

本文章取自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二日的《光华日报》副刊

《想一个人》• 语晴(寄自槟城)

不算太黑的夜,心血来潮翻听旧曲,却被林忆莲一首《听说爱情回来过》唱得满怀惆怅,长长绵夜,心绪翻腾。“有一种相见不能见的伤痛,有一种爱还埋藏在我心中,而我却只能把你放在我心中……”,简单的字句,却道尽了想一个人的复杂心情,那刻意被搁浅的感觉,也趁着情绪涨潮的当下,偷偷溢满整个思绪。

忘了是谁说过,想一个的心情是复杂而美丽的,或许就因为这个美丽理由,我一直放任自己贪图这份思念的遗憾。其实,很多时候,连自己都不明白了,为什么不敢相见,是怕见了面以后,就失去了这份收藏了很久的感觉,或更怕的是见了面以后,有太多收不回来的感觉,在有迹可寻的遗憾里,纠结住了太多谁都承载不起的情感。

真的就只因为这样的一份犹豫,两个人之间不算太远的距离,却用了半辈子的时光在进退两难间徘徊,有时候想来真的觉得自己可笑得可以,或许更该对自己坦诚的是,自己根本没有太多勇气去面对见了面后的事实。不是没有想过的,那么深爱过的一个人,若千年后他带着幸福美满来相见,自己是否就能微笑送上最真诚的祝福,大方承认原来最终能给他幸福的那个人注定不是我,而心中不带任何一丝酸得发酵遗憾;反之那么思念的一个人,今天他带着满满的遗憾来相见,倾诉错过那份情感的点滴,曾经失落过的那份感觉是否就能得到一丝欣慰,曾经伤痛过的那道伤痕是否就能因此痊愈?

没有答案,因为懦弱得可以的勇气,没有让我做出任何去寻找答案的决定。或许就像密友常嘲笑我一样,我这辈子大概就能这样放任自己,抱着一份自怜得可悲的心情,继续躲在角落,偷偷地继续想念那个人。对于这样的说法,我总一笑置之,或许,那样美丽而复杂的心情,会是点缀生活最美丽的魔法,因为想一个人了,而我更努力活得更精彩,因为想一个人了,我写出充满感觉到文字,因为想一个人了,所以我决定让这份美丽的感觉,在记忆的蓝图上绘出最璀璨的星光。

我个人比较喜欢听张敬轩演唱版的

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

世无归途

本文取自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的《光华日报》副刊

《世上没有能走回去的路》• 安石
在云南旅游,女导游能言善歌,眯着一双小眼睛,目光轻柔,苗条身段显得颇为灵巧,浑身溢满花清香。这个纳西族女子,一路解说一路唱,给寂寞的旅途,增添不少欢乐,让我大开了眼界。在去丽江的路上,因为疲惫,我歪在靠背上,昏昏欲睡。这时,汽车音箱里传来导游甜糯的声音,她在讲述自己相亲的故事。

导游乐观开朗,虽说三十岁了,活力四射,独具魅力。她出生在云南石林,母亲是纳西族哈尼支系,父亲是贵州的苗族人,倒插门在云南落户。她归母姓,属正宗的纳西后人。在她哈尼山寨里,像她这么大的女子,孩子都有五六个,而她还待字闺中。

她是在寨子里第一个在昆明上大学的女孩子,学的是选矿专业。毕业后,一个女孩子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很不容易,于是,在寻找中,慢慢错过了恋爱的花期。等到下定决心考到导游证,当上专线导游之后,却因人天天在旅途中,少有时间去接触男孩子。母亲急了,每次回到家中,都要唠叨半天。母亲的想法和女儿的考量,怎么也凑不到一块,如两座大山,永远相对着无以逾越的距离。过年的时候,家人安排了一场相亲会。作为纳西后人她当然知道不能拒绝,只好硬着头皮,等小伙子来家里。介绍人和双方亲人都回避后,屋子只有他们俩,小伙子比她还要害羞,一声不吭地坐着,她也沉默不言。

两人僵冻了半天,小伙子终于说话了。他问:“你家今年大米收成如何?”她离开家有十来年了,大米的收成,已然没有概念。她无言以对。犹疑了一阵,小伙子终于问出了第二道问题:“今年你家的母猪生了几只崽,卖了不少钱吧?”这个她更不懂了。回到家里来,她从没有去猪栏里看过。仍然无言。当他再次发问:“你家……”不等说完,她脚底抹油,跑了。

讲完自己的相亲故事,导游自我解嘲说:“没办法讲,只好跑路啦。这十年来,我和家乡,就成为了飞鸟与鱼,已经没有共同话题,无法形成共鸣。家,只要想回随时都还可以回去,却没有一路可以让我通往过去。”

听到这里,我的瞌睡也醒了,整个人被冷不丁地被激了一下,浑身颤粟起来,抖出一身子凉意来。导游从老家山寨走出来之后,空间上,有无数条路可以回家,却没有一条路能让她回到过去。此岸,佊岸。他乡,故乡。那时,这时。都是时光绳索两头结出花儿,随有香气缠绕,中间却被时间隔成了永远。

还记得张爱玲作品里有一句名言:“我们再也回不去了!”失散了十几年的恋人顾曼桢和沈世均别后重逢,万语千言,只化作这一句世上最素朴、最凄绝和最冷艳,也是最为动人的话!人世的苍凉,人间的无奈,全融在此话中。

是的,我们都回不去了,因为世上没有那么一条路可以让我们重回往昔,滔滔不绝的似水流年阻隔着,纷繁无序的流变充斥着,那是上苍划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天河。我们回不到童年,回不到初恋,回不到当年的欢歌,回不到儿时的纯真……回不到所有美好的人生景致里,甚至也无以重回过去的痛苦与无奈。

西哲赫拉克利特说过:“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。”是的,过去了,就永远过去了。每一次分别都是永别,每一次相聚都是全新的。回不去了,就不如怀着明朗的心情,走向明天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,此刻的我们重新出发,顺着一条全新的路,去未来寻幽探秘。不能回头,就朝前走。
有沒有那么一道路是可以回到过去的……